
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和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共同主办的“一步跨千年——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形态展”已于11月29日在我馆开展。
本台展览从语言文字、等级制度、家支制度、习惯法、宗教信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八个板块,以详实的图片资料向观众展示了凉山彝族奴隶制的风貌。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南至金沙江,北至大渡河,东临云南昭通,西连横断山脉。凉山彝族在1956年以前还保留着奴隶社会参与,是奴隶制历史保留时间最长的一块比较完整的奴隶制社会活化石,并且拥有极具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和文物。直到1956年民主改革,废除努力谁制度,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跨世纪的飞越,可谓是一步跨千年。
本台展览从语言文字、等级制度、家支制度、习惯法、宗教信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八个板块,以详实的图片资料向观众展示了凉山彝族奴隶制的风貌。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南至金沙江,北至大渡河,东临云南昭通,西连横断山脉。凉山彝族在1956年以前还保留着奴隶社会参与,是奴隶制历史保留时间最长的一块比较完整的奴隶制社会活化石,并且拥有极具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和文物。直到1956年民主改革,废除努力谁制度,实现了举世瞩目的跨世纪的飞越,可谓是一步跨千年。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2月22日,展览期间我馆大厅还会循环播放文化纪录片《千年凉山》,欢迎广大师生前来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