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参加海淀社会大课堂特色博览会活动报道
2009年5月16日至17日,“北京海淀社会大课堂高峰论坛暨特色活动博览会”在清华大学举行。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作为此次海淀区社会大课堂的区域资源单位之一参加了博览会。在为期两天的展览中,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通过课件展示、现场讲解、知识问答、才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民族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深受中小学生以及家长朋友们的喜爱。
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是北京市2008年9月1日推出的重大教育工程,海淀区作为教育、科技、文化大区,对此项工程给与了高度的重视并进行了有效地探索。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作为北京市唯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北京市海淀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积极响应海淀区教委号召,结合自身特色优势以及学生需求,开发出了“爱我中华56民族特色系列课程”。课程内容针对中小学生设置,以介绍讲解56个民族的民族知识为主要内容,依托民族概况、衣食住行、特色风俗、名人堂等多个版块贯穿以民族团结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目前,该课程得到了包括海淀区民族小学、北京十一学校在内的多家首批试点学校的赞扬与肯定。
此次博览会中,博物馆共选取了满族、京族、蒙古族、侗族、高山族等在内的10个民族进行了全天候循环展示,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博物馆志愿者们对每个民族做了生动活泼的讲解。现场,志愿者们通过才艺展示、知识问答等形式与参观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互动,并赠送了56个民族精美小书签。精致的课件制作、新颖的活动方式、欢快地学习氛围吸引了大批的中小学生和社会人士驻足观看,良好的宣传讲解工作不仅得到了参观者的鼓励与褒奖,也受到了其余多家参展单位的赞誉与支持,并接受了北京9台青少年频道的采访。与此同时,博物馆向参观者发放了56个民族基本情况简表,还针对民族知识的普及程度和课程反馈情况进行了有效地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课程反馈情况良好,而目前中小学生中民族知识的普及程度较弱,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民族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此次活动的顺利进行为即将到来的“5.18世界博物馆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民族博物馆不仅充分展示了作为海淀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特色优势,为社会大课堂活动增添了亮丽的一笔。同时,参展还让博物馆与其他区域资源单位得到了相互学习借鉴的机会,实现了充分有效地沟通和交流。下一阶段,民族博物馆将继续围绕56民族特色课程的开发工作,大力挖掘、积极改进,为开创全新的、高水平、高质量的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工作局面而不懈努力。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志愿者中心
2009年5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