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严勇老师就宫廷服饰的种类分别从礼服、吉服、常服、行服、戎服、雨服、便服这七种类型进行介绍,运用大量珍贵的服饰图片资料和书画图片资料向大家介绍了各类宫廷服饰的样式、纹样、配饰、等级及其使用场合,并延伸拓展了清代对“龙袍”的定义。
其次,严勇老师从“服饰所体现出的等级制度”和“满、汉文化的相互影响与交融”两方面向大家讲授了“清代宫廷服饰的文化内涵”。清代服饰制度十分严格,等级森严。而清代宫廷服饰的等级则主要是通过服饰的质料、款式、颜色、纹样、饰物五大重要组成元素来具体体现。例如,在颜色方面,明黄色作为宫廷服饰中等级最高的颜色,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皇贵妃才能使用;而在纹样方面,龙纹和十二章纹是皇帝的专用花纹,代表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服饰制度除了有等级辨识的功能外,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礼治教化作用。满族统治者在取代明代而统治天下后,强制推行满族服装,在服饰中保留了满族骑射习俗的遗风,以此表明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重视和竭力维护。但汉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也使得满汉文化在不停地碰撞、交流和融合,清代宫廷服饰不可避免地也继承和吸收了大量汉族传统服饰的特点,因此在清代皇帝服饰的款式、颜色和纹样中都能找到汉文化的因素。严勇老师用多张珍贵的图片给我们解读了服饰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讲座结束后,严勇老师与在座老师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并对提出的问题做出了耐心详细的解答。有的同学讲座结束了也不离场,积极主动地向严老师提问请教。通过本次讲座,在座师生对清代宫廷服饰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进一步拓宽了学术视野。
整理人:2018级民社院文博专业研究生季冬青
图片提供:2018级民社院文博专业研究生马甜甜、许桐
2019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