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

本馆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馆快讯 > 新闻 > 正文
讲座纪要|《博物馆空间叙事的初步探讨》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5-29 点击次数:



2019年5月28日下午3点50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名家讲堂”系列讲座第三场在民族博物馆二层会议室正式开讲。此次讲座邀请到北京市文物局信息中心主任祁庆国老师带来《博物馆空间叙事的初步探讨——由颜真卿大展看我国博物馆的提升》。我校民族博物馆少数民族文物研究所所长郑喜淑老师主持、博物馆副馆长马晓华致辞,博物馆各部门负责人与我校师生也都前来参与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祁庆国老师引用贵州台江施洞苗破丝绣饰银女盛装上衣为例,论证了历代持续积累的重要性,并将其带入博物馆展览中进行思考,指出在博物馆展览中存在时间维度叙事比重过高,空间维度被人们所轻视的现状。


首先,祁老师针对上述现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空间维度叙事应该考虑突破时间维度的历史研究与表述(线性叙事);突破由低到高、由弱到强(进化论)、因果线性规律等理论两大问题。具体而言,应注意到同在性(空间艺术的基本元素)、空间性的引入问题。在考虑到国内博物馆发展的现实需要时,祁老师提出我国博物馆应该形成博物馆叙事学,即形成对事物构成的认识,对历史事件发生的空间的认识;要利用展览、网络等载体,以空间叙事方式加以呈现,实现知识更接近真实的传播。


其次,祁老师以日本《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展览为具体案例,在介绍展览背景、展厅设置、宣传活动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展示《祭侄文稿》的展厅,并结合自己早年在首都博物馆所举办的张大千作品展,探讨了日本颜真卿展览的成功之处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


最后,祁老师介绍了多个博物馆案例来阐释博物馆叙事。其中,他通过介绍日本江户东京博物馆、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日本大阪历史博物馆、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四座博物馆中的复原场景向同学们展示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博物馆空间叙事。又通过德国维特拉设计博物馆的复杂外形,奥林匹克博物馆前的体验式表达,大英博物馆内的倾斜式展板向同学们展示了专业的博物馆叙事形式。由此提出我国博物馆在博物馆快速发展的今天更应从容有致,踏实学习。


讲座尾声,祁庆国老师与在座师生就国内成功运用空间叙事的博物馆,美学在博物馆中的应用及观众的感知程度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在座师生对博物馆空间叙事及国内外博物馆策展现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拓宽了师生们们的学术视野。


Copyright ©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