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

展览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展览展示 > 当前展览 > 正文
《大地回声——中国少数民族乐器文化展》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1-22 点击次数:


一、展览题目

《大地回声——中国少数民族乐器文化展》


二、展出时间

2018年9月28日——今


三、展出地点

民族博物馆二层东南侧展厅


四、展览简介

  若用乐器作为衡量标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至少有八千年可考历史,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实证如是。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历史悠久、种类众多,是各族人民智慧、想象力及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作为表达情感和举行仪式的重要工具,其律制、音色、功能更是丰富多样,蕴涵深奥。

本展览所陈列的民族乐器不仅展示了中国少数民族乐器的传统性,也体现出其现代性——少数民族乐器具有时代性,“与时俱进”是乐器发展的一个重要特性。今天我们看到的许多乐器已经过“改良”,它们在形制、构造、材料以及演奏方法、艺术表现等方面均发生了改变,但这正是乐器发展的必由之路。每件乐器都是具有生命力的独立个体,皆有独特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我们希望本次展览能带给参观者一把开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之门的钥匙,由此走进多彩的民族文化天地。

基于乐器的民族性与地域性,本展览将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分为“东北、西北、西南、中东南”四部分,以突出其地域分布特点和历史流变、文化融合的内涵。同时,我馆也借本展览关注民族音乐学科的科研教学,力图使之成为该学科的实践教学基地。


五、展览一睹






l 品名:火不思    

l 民族:蒙古族

l 说明:弦鸣乐器,突厥语“qobuz”的音译,或写作“胡拨思”“琥珀词”“浑不似”等。约宋元时传入内地,主要流行于北方草原游牧地区。形似琵琶,但颈直,槽有棱角,与琵琶又有不同。唐人犹有直颈琵琶、曲颈琵琶之名,宋元始以直颈者名“火不思”。(此琴制作时间2018年,为演奏级别用琴)


l 品名:芦笙

l 民族:拉祜族

l 说明:气鸣乐器,又名“卢沙”,主要流行于云南省澜沧江拉祜族自治县。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筒组成。演奏时,两手拇指、食指、中指分别按左右两排管孔。口含吹嘴,吹吸均可发音,多用于独奏和歌舞伴奏。



l 品名:箜篌

l 民族:傣族

l 说明:弦鸣乐器,属于竖箜篌的一种。孔雀造型,装饰华美,用料考究,原为傣族土司府中乐器,极为稀有。古时自缅甸传入我国西南地区。



l 品名:竹脚铃

l 民族:哈尼族

l 说明:体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红河和思茅地区的哈尼族中。竹制,以小竹管为铃。表演者双腿绑铃板,踏足而舞,其既是道具又是伴奏乐器。

l 品名:巴扬

l 民族:俄罗斯族

l 说明:气鸣乐器,俄罗斯族传统民间乐器,即键钮式手风琴(右手键盘一般有两或三排键钮),艺术表现力强。






Copyright ©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